

說起貝雕,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知之不多,能想到的可能就是常見的貝雕紅木家具。這次湛江南珠文化管之行,各式各樣的精美的貝雕工藝品,大大超乎我的想象,從貝雕瓷磚、貝雕畫、到貝雕擺件、到貝雕首飾盒、貝雕文具等工藝品,可謂種類繁多,樣式精美,令人愛不釋手!現在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湛江南珠文化館的精美的貝雕!
貝雕瓷磚
選用各種顏色的貝殼,巧用其天然色澤和紋理、形狀,經剪取、車磨、拋光、堆砌、粘貼等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有的像打了馬賽克,色彩斑斕,有的潔白如玉顏色單一,在燈光下散發著光芒,非常吸引人!讓人不僅想要搬回幾塊,放在家里,只是用來欣賞!
貝雕畫
是中國工藝美術百花園中的珍品,是沿海地區常見的傳統工藝品,以江河、湖泊、海洋的貝殼為材料,巧取其自然形狀以及外表和內層的絢麗色彩,經過精心選料、雕刻、琢磨、組裝等工序制成。貝雕畫的題材多,內容豐富,借鑒了中國畫的章法,構圖簡練,其雕刻技藝則吸取了玉器、牙雕、鑲嵌等藝術的特長,制作精巧,作品瑩光閃爍,風格華麗。
下面的八駿圖、一帆風順、國色天香、喜上眉梢、春曉等貝雕畫主要以花鳥、人物、山水、靜物等為題材,色彩豐富,珠光晶瑩,古樸典雅,栩栩如生,具有鮮明的裝飾性和觀賞性。
貝雕擺件
用貝殼經過剪取、車磨、拋光、堆砌、粘貼等一系列工序精心制作,多以海洋魚類、海龜為題材。成品惟妙惟肖,精心打磨過的擺件珠光晶瑩,非常漂亮!這不,貝殼紅就帶回了一條小魚!
貝雕首飾盒
貝雕文具
其他貝雕工藝品
這些圖片只是小編選取的湛江南珠文化館的一部分貝雕工藝品,還有很多精美絕倫的貝雕工藝品無法一一展示,若你有機會,可以去湛江南珠文化管親自感受一下貝雕工藝品的美。
南珠文化之旅就暫時告一段落了,個人一點小體會,北海南珠宮由政府建立,整體規劃展示更加全面、系統,從珠貝分類等基礎知識到珠貝發展史,南珠文化,按一定順序一一展示,讓參觀者能夠更加系統的了解和認識有關珠貝的知識;而湛江榮輝南珠文化館是湛江市榮輝珍珠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國榮投資建設,相比起北海南珠宮,更加偏向商業化,但這都不妨礙我們對南珠文化館的欣賞,其展現出的各種珍珠和貝雕工藝品,種類齊全,技藝精湛,廣受大眾喜愛。
期待著下一次出發,給大家分享更多貝殼之旅的美好故事!
汕頭之行澄海薄殼美食文化旅游節
在汕頭,每年的農歷七八月份是薄殼的肥美佳期,此時的薄殼,公的肥白圓潤,母的有橙黃色的膏,殼大肉厚,肉質十分鮮美。小小的薄殼米搭配上各種食材精心制作成“薄殼全宴”,非常美味又營養。
查看更多
汕頭之行澄海薄殼美食文化旅游節
在汕頭,每年的農歷七八月份是薄殼的肥美佳期,此時的薄殼,公的肥白圓潤,母的有橙黃色的膏,殼大肉厚,肉質十分鮮美。小小的薄殼米搭配上各種食材精心制作成“薄殼全宴”,非常美味又營養。
查看更多湛江之行——水生生物博物館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始建于1991年7月,2004年7月遷入廣東省湛江市湖光巖東廣東海洋大學主校區內。館內設有鯨類、爬行和兩棲類、魚類、蝦蟹類、貝類、棘皮和腔腸動物,以及紅樹、海藻類等陳列室,具有“多”、“全”、“奇”、“珍”四大特點。截止2007年底,館藏文物總數量已有近3000種:魚類標本約1000種;貝類標本約1000種;蝦蟹標本約400種;藻類標本約400種;其他水生生物約200種。
查看更多
湛江之行——水生生物博物館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始建于1991年7月,2004年7月遷入廣東省湛江市湖光巖東廣東海洋大學主校區內。館內設有鯨類、爬行和兩棲類、魚類、蝦蟹類、貝類、棘皮和腔腸動物,以及紅樹、海藻類等陳列室,具有“多”、“全”、“奇”、“珍”四大特點。截止2007年底,館藏文物總數量已有近3000種:魚類標本約1000種;貝類標本約1000種;蝦蟹標本約400種;藻類標本約400種;其他水生生物約200種。
查看更多首屆全國科普月暨2025年深圳科普月 | 《守護“藍碳”先鋒·貝類生態密碼》
2025年9月,首屆全國科普月暨深圳科普月即將啟動。作為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月期間,貝殼紅~貝殼博物館將免費向市民開放,并按時間段推出免費科普講解服務。
海洋生態環境教育主題活動之《保護海洋生態文明?推動綠美鵬城建設》正式啟幕!
為增強公眾海洋保護意識,助力深圳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貝殼紅組織開展2025年公益活動【海洋生態環境教育主題活動之《保護海洋生態文明·推動綠美鵬城建設》】,以貝殼為紐帶,與市民朋友共同探索海洋生態與貝類生物的奧秘。